师生风采
优秀校友
当前位置: 师生风采 / 优秀校友 / 正文

“精准制导,百步穿杨”梦想开始的地方(钟小兵)


—96151班校友钟小兵事迹

校友简介:

钟小兵,四川遂宁人,中共党员,研究员,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青年科技带头人。1996年9月进入227平台皇冠96151班学习,2001年8月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后进入中国兵器工业第209所工作,从事机载光电系统光机结构设计,精确末制导系统光机结构设计、总体设计。从公司级技术骨干、科技带头人成长为集团级青年科技带头人,工作期间获得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科技进步奖1项,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科技进步奖5项。所参与研究的发明专利10余项已获得授权,10余项获得受理。


校友寄语:

从初出茅庐到扬帆起航,我院是我成长的地方,这里有默默耕耘、无私奉献老师,这里有丰富的校园生活,严格的校园纪律,科学的课程安排,良好的学习氛围,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拥有更加精彩的大学生活,同时为自己打下坚实的知识根基,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耐得了寂寞,有责任、有担当,终身学习,成就梦想。

联系邮箱:zhxb80@139.com

获得荣誉(校、企):

省部级科技成果

2005年,XXX激光光斑监测仪,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006年,XXX内场检测设备,获得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2016年,XXX红外成像导引头,获得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集团公司及地市级科技成果

2006年,XXX吊舱伺服控制器,获得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6年,XXX内场检测设备,获得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012年,XXX演示验证红外成像导引头,获得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5年,XXX吊舱,获得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6年,XXX红外成像导引头,获得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2021年,人民兵工成立90周年,在人民兵工的战线上也有一群227平台皇冠毕业的学子们奋斗的身影,他们有的在科研设计岗位上,有的在生产保障岗位上,他们平时默默无闻、勤勤恳恳,到处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为的是向部队研制和交付高质量好用、管用的装备。227平台皇冠96级学生钟小兵就是人民兵工队伍中的一员,他从刚毕业的制导技术小白,逐渐成长为技术骨干,参与研制的多个型号定型并装备部队。成绩只属于过去,新的征程已经开启,撸起袖子加油干,新时代的兵工人将不负使命,书写新篇章

扬帆起航,扎实基础

1996年9月,刚刚踏入227平台皇冠的他还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对即将学习的专业一知半解,因此有了神秘感,也更加值得期待。进入了航校学习后,面对的所有一切都是新的,也是人生新的开始。当他踏入校园的那一刻,看到葱郁的大树、精致的假山、美丽的花园、宽敞的报亭,整个校园是那么的美丽而宁静,仿佛一副五彩缤纷的画卷,是那么的让人陶醉,这就是未来五年学习生活的地方。短暂的兴奋之后又逐渐陷入了迷茫,但在老师们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用爱心、知识、智慧点亮了莘莘学子们前进的道路,使得他学习的目标逐渐清晰起来。

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和求知最大的动力,通过钳工实习,工程制图课程的学习,对机械产生了浓厚兴趣,在那个网络刚刚出现的年代,知识获取的途径相对单一,学校图书馆成了他的知识宝库;在高年级校友的引导下,他认识了计算机,追求新生事物的他也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天下课后拿上面包就直接冲到了电子工程系计算机机房。特别是在进入系团总支和计算机助教小组后,认识了更多亦师亦友的老师和优秀的学长,学会了团队协作,更懂得了责任与担当。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他深知未来计算机将作为工具而将对工作和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更加促使了他对计算机知识的渴求,在助教小组期间几乎每天晚上都在机房度过,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前接触并学习了OFFICE、CAD、CAM软件,对后来的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五年时间转瞬而过,在进入兵器209所工作后,有幸参加了某重点型号研制工作,在老同志的指导和帮助下,逐渐熟悉了结构设计流程,这个过程中当年学校组织的各种实训、扩展的理论知识和在助教小组中的学习对他的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帮助。工作中他吃苦耐劳,参加工作的前几年,在参与项目结构设计及产品装调的同时,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参与项目的各项试验保障,高原天气的变化无常、东北冬天的严寒冰冻、阎良夏日的高温酷暑,使他深深的体会到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对国防科研工作者产生了深深的敬意,继而坚定了他献身国防军工的理想信念。

精益求精,负重前行

2005年,参加某重点型号红外成像导引头的研制,负责结构设计。由于该项目属于国内甚至国际上也是首次应用开发,技术难度大,为了尽快的解决技术难题,总师几乎每天都组织项目组成员召开晨会讨论,研究,充分论证。他在这期间每周不仅要开展技术攻关,还要赴总体沟通协调,很多时候都是白天上完班,晚上最晚航班到达北京,协调完成后,最晚航班返回成都,加班加点成为常态。

在研制过程中,他组织开展了风洞试验,火箭橇试验,机载带飞等重要地面验证试验。很多试验对他来说,之前都是闻所未闻,在学校也不曾了解,开展的每一项试验都是学习的机会,通过这些试验他学习到了这些试验的方法、机理。研制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很多问题都是首次面对,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每一步都需要反复推敲和验证。研制期间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技术归零,做到机理清楚,并进行举一反三,提升对研制过程中质量管控的认识,也体会到了失败的苦与成功后的喜悦。功夫不负有心人,2011年,在经过严格测试后,取得了首发命中的好成绩,极大提升了导弹的命中精度,鼓舞了团队士气,他所在团队突破的多项关键技术实现了国内首创。通过这个型号的研制,他解决的复杂弹载环境适应性问题,在其他类似型号中得到了推广应用,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与此同时他还参加了某机载光电吊舱改进型的研制工作,负责光机设备的结构设计工作。这是他参加工作以来参与设计的最复杂系统,需要在狭小的空间内实现多个波段的光路设计,且需要设计视场切换与调焦机构。该系统属于光机电高度集成,其中对视场切换时间和切换精度有严格要求,期间尝试了不同结构形式,经过高低温工作,振动等试验反复验证,最终完成了样机试制,并随系统通过了环境试验,可靠性试验及机载带飞试验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取得的部分成果也在其他型号项目中得到了推广应用。

经过各个型号项目的锻炼,在专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方面得到了极大提升,对精益求精的国防科研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体会,在科研的道路上依旧任重而道远。

献身国防,青春无悔

2014年,前期参与演示验证的项目正式立项,开始了型号研制工作,作为国家重点型号,在该项目中被任命为项目副总师,协助总师主持项目的研发工作。该项目技术协调难度大,性能指标要求高,研制周期短,为了尽快推进,他几乎每周都飞赴总体单位开展沟通协调工作,同时组织项目组成员开展技术攻关,攻坚克难。付出总有回报,产品通过了严酷地面试验、带飞试验及飞行试验验证,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他说:“科研的道路上虽然充满了坎坷,但当国庆阅兵时,看到自己参与研制的武器从天安门广场通过的时候,是无比的骄傲与自豪。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关系,周边的和平安宁受到挑战,祖国统一还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未实现,作为国防科研战线上的一员,我们必须为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埋头苦干,锐意创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不负韶华!”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