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刘洪玥 审核:殷露榕

近日,我校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120363班的孙骏鹏和姜广威同学,被评为九如村社区疫情防控优秀志愿者。

战“疫”有我,传递青春正能量。
抗击疫情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许多普通人不普通的灵魂。8月2日,孙骏鹏在小区业主群里得知防疫人手不足,便与同学姜广威积极响应号召,踊跃投身于疫情防控的志愿服务工作中。最初,志愿者的工作职责只是每天站岗,登记小区住户的出入情况。后来随着疫情形势日益严峻,志愿者们还需每天七点半准时布置核酸场地,组织居民进行核酸检测,维持现场秩序。8月14日,因二位志愿者工作表现优异,小区委员会便将他们推荐到社区进行志愿服务工作。每天6点半起床开启一天的工作,除了站岗外,还要协助一线志愿者和医生工作,维持核酸采集现场的秩序,甚至协调住户居民的矛盾。8月17日,二位志愿者又被推荐为一线志愿者,起床时间又被提前至5点半,每天检测医用工具,前往支援小区,穿戴防护服,为核酸检测点消毒,为医用工具消毒,为支援小区居民扫码……每日需穿8小时防护服,到午休时间才能脱下。


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
我们看到的防疫志愿者工作是在社区维持秩序、扫码登记等,但通过采访孙骏鹏才了解到志愿者背后的艰辛。他们需要在核酸检测的前一天晚上完善方案、调试设备、准备物资,直到深夜。核酸检测当天,还需提前就位,穿戴好防护装备,准备好扫码机、棉签、采样管、医废袋、消毒液等等。在核酸检测结束后,又要收集采样管、整理剩余物资、清理场地、处置医废垃圾、安排医生回集合地……最后才能卸下一身防护装备,一边大口喝水,一边快步奔向厕所。在防疫工作中,孙俊鹏因穿戴医用防护服不适应,导致发烧住院,后又出现过敏症状,休整一天却又选择继续支援社区。当我们问他为什么不多休息几天,当时有没有想过放弃时,他的回答是:“虽然很累,但从未想过放弃。”
姜广威说道:“疫情防控也是广大青年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这次志愿活动让我深刻感知到作为青年服务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疫情防控工作对志愿者体力和耐心都充满了极大的考验,他们不惧辛苦,对不配合的居民每日耐心劝导,哪怕是十分细小的事,他们也从不觉得麻烦,也从不会倦怠。

鲁迅曾经说过:“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奋战在抗疫前线,志愿者们不求回报,不慕名利,只为履行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如此可贵的志愿精神在时代的涤荡下也更显干净澄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