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史教育”教研室开展新学期第二次集体备课会。本次备课会主要围绕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突破教学重难点,如何进行教学方法创新,以及如何共享与共建教学资源等开展。

“四史教育”教研室集体备课
会议伊始,由三位老师分享教学设计和教学重难点。首先,陆海燕老师分享了第二章《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的教学内容与案例资源,她以时间线为主轴梳理了第一次国共两党交流,她的教学设计主线清晰、思路缜密、环节完整。其次,路丹老师分享了第三章第一节《中国革命新道路——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的重点内容与教学环节设计,她围绕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的历史背景和艰难历程两个方面展开,内容严谨、逻辑清晰,重难点突出,同时又给大家分享了她设计学生互动的方法和技巧,为授课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教学思路与内容借鉴。最后,李芳老师分享了第三章第二节《中国革命新道路——伟大的长征和长征精神》的教学设计与重点内容,她主要梳理了本章节的内容脉络,使重点更加突出,脉络更加清晰、层次性更强。
接着,老师们针对以上两个章节,围绕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资源运用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冯璞老师通过深入梳理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的历史背景,来处理本专题与毛概内容重复的问题。韩馨月老师以人物事迹贯穿全课堂,综合运用讨论法和案例分析法等方法激活教学课堂。刘文韬老师将自己实地参观遵义会议会址融入教学中的实例进行了分享。
本次备课会充分汇聚集体智慧,共商教学设计;深度聚焦教学重难点,互鉴教学方法;共享教学创新案例,为共建“四史教育”课程资源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