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学院“毛中特”教研室2025年工作计划》,创新“毛中特”课教学形式,提升立德树人成效,3月10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毛中特”教研室以“多措并举提升课堂教学实效”为主题组织召开研讨会。会议由教研室副主任华晓惠主持,全体教师参加。
华晓惠传达了2025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有关会议精神,要求教师在人工智能时代能够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加强人工智能学习、增强人工智能应用能力,切实做到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思政课教学实效。
李春艳、鲁凤老师围绕“DeepSeek赋能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专题教学”作备课分享,从课程内容创作到学生互动,从教学活动开展到资源开发,无不彰显人工智能对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显著影响。其中,成都航空仪表厂、成都蜀绣合作社、四川新繁县(今成都新都区)成立四川首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等案例的引入,做到了现实关照,情景剧、角色扮演、课堂辩论等教学方法的运用活跃了课堂氛围,进一步提升了课堂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同时,李春艳结合国赛一等奖作品《社会主义改造提前了》,从当时中国所面临的内忧、外患及已经取得的成就三个方面全面清楚地解答了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展开的背景,为后续教学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高庆、周艳两位老师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专题,结合思政课教学展示国赛获奖作品和获奖教案,从选题的契合度、导课的精准度、内容的逻辑性、问题的有效性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分析和介绍。

集体研讨会
通过本次研讨会,大家一致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向教育领域的深度嵌入,如何讲好“毛中特”课,对我们而言既有挑战、但更是机遇。思政课教师要将知识传授、价值引领与人工智能赋能有机结合,使人工智能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同向同行,多措并举提升课堂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