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简介】
吴诗翼,40536班,民航服务专业,现任四川航空空保支队二大队一中队主管,所在机组成功处置川航3U8633航班险情,获授“中国民航英雄机组”荣誉称号。
习近平总书记接见四川航空“中国民航英雄机组”
拥有十六年飞行经验,累计万余飞行时长,作为航空安全员的“老员工”,吴诗翼摒弃唯经验论,始终保持行业敏感度。如果有机会坐下来沟通交流,他更愿意讲述那些“把每一项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的经历。
2005级民航服务专业40536班级合影
/ 从零到一,从专业进入行业 /
是巧合也是缘分,父亲取名时,不知是从书里还是电影中获得的灵感,定下了“翼”字,寓意展翅高飞、更好发展,却不经意照应了吴诗翼的飞行人生。
高中毕业,填写志愿,吴诗翼全凭兴趣。他说:“民航服务业正是时兴,我也对飞机、对战斗机一类抱有兴趣,和家里人商量后就选择了227平台皇冠管理系民航服务专业。”
甫一入学,吴诗翼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课程学习、专业训练、企业实习、学生干部经历,在227平台皇冠的三年是一段充实而又忙碌的时光。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要数形体站位,这在今天的227平台皇冠校园里,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005级的吴诗翼那时还在老校区,每周一到周五早上七点三十分,大家就要准时站在操场上,头顶一本书,训练仪态站姿,直到八点十分才散去。
日复一日的形体站位对青春好动的学生是一项考验,吴诗翼只有一个想法,“要尽自己最大努力集中精力站好”,从大一坚持到大二,不用顶书,也能规范站姿了。工作以后,他依然觉得这是一项十分有益的训练,“首先是形体方面的帮助和提升,此外还有自信,曾经的形体站位训练是如今工作生活中一丝不苟的底气。”
当然,吴诗翼并不满足于被动的理论学习和专业训练,他更倾向于主动,和同学交流,向老师提问,他获取了许多专业知识和行业信息。读书时,吴诗翼最喜欢廖正非老师的《客舱服务》课程。廖老师是从航空公司来校教学的双师型教师,拥有丰富的飞行经验。吴诗翼回忆道:“她的课直接直观,讲解完知识点,会通过一些互动,让同学们体验感受其中细节。”当时的教学设施设备不及现在,没有模拟仓,就在教室里搭建起简易的场景,一次又一次“无实物表演”也能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和热情。
航空公司是民航服务专业学生的理想就业目标,吴诗翼也不例外,定下这一大方向后,随着平时学业进程,他开始认识民航行业发展趋势,收看相关新闻报道,了解来校招聘的航空公司,和专业老师进行沟通,吸取大家的意见或是经验教训,不断调整职业规划,逐步接近最初梦想。在2007年,大二下学期,吴诗翼成功被川航录取。
对于读书时代,吴诗翼提炼出“知识启迪,智慧启航”的总结,他认为:“这是一个从零到一的过程,一步一步走来,才发现不论是专业、职业还是行业,支撑我前行的,都是兴趣。如果不热爱的话,也不会干到现在。”
/ 保持敏感度,提升空间 /
所谓敏感度,是吴诗翼保持关注、保持学习的一个习惯。这在读书时代就可见一斑,进入职业生涯,同事、领导、媒介、网络都成了他保持敏感度的渠道。关注国家的政策导向和战略发展方向,了解行业动态积累案例经验,吴诗翼一面沉心实干一面虚心成长。
被问及第一次飞行的航线,吴诗翼脱口而出:“成都-广州往返。”紧张、好奇、期待的心情仿如昨日。三个月的实习期里,川航为实习生配备了经验老到的教员带飞,实习期结束开始放单飞行。他还是会遗憾:“没能从师傅那儿多学一些经验,后面经过很长时间的沉淀积累,接触到一些事,才学会自己去解决处理。”
出于职业敏感度和内生探索力,吴诗翼总是善于发现个人不足,准确把握生涯路径。飞行几年之后,他开始有了转入航空安全员行政机构参与管理的想法,也意识到自己在学历方面存在提高空间,就报名攻读西南财大非全本科,抓住了公司提供的学历提升路径。飞行任务依旧,吴诗翼还要找空余时间学习本科课程,工商管理涉及许多专业知识从未接触过,只能自己慢慢消化。到2017年,吴诗翼顺利毕业,并在2018年进入空保支队训练室担任主管职务。相比于两点一线的单纯飞行任务,兼顾到航空安全员训练管理则更具锻炼性。
随着飞行年限的增长,吴诗翼拥有了相当丰富的工作经验,能够灵活应对处置航班上的各类纠纷,但日益复杂的空中险情,对航空安全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登机前、飞行中、落地后,空防专业演化出系统完善的工作流程,协同其他机组成员,共同保障旅客人身和财产安全。但在具体情境下,航空安全员总是暴露在各种可能性中,不断地学习提升,只为了防备空防隐患,化解空中险情。
“我们的工作肯定还有优化余地,不仅仅是装备,还有工作流程、处置技巧,尚需总结既有经验,提炼方式方法。”吴诗翼一面学习一面反思。“机闹”整治、扰乱秩序、肢体冲突、机上吸烟、网络舆情……这些大大小小的真实案例,都需要航空安全员反复思考演练,不断优化提升。
/用心用情,坚守航空安全一线 /
2018年,3U8633航班在执行重庆至拉萨飞行任务中,突发驾驶舱右风挡玻璃爆裂脱落险情,吴诗翼作为该次航班执勤的航空安全员,同其他机组成员一起,经历了心理素质、业务本领的双重考验。
当日按照程序进行客舱巡查之后,吴诗翼坐回执勤座位,空乘人员正在发水分餐,一声巨响,打破了舱内平和,飞机开始急速下降,客舱隔帘瞬时被吸走,氧气面罩立刻落下,餐车与食物四处冲撞,尖叫与恐慌无孔不入。
吴诗翼提及当时想法:“事故发生时,说真的,大脑空白了一瞬间。”
紧接着,刺耳的风声、噪声、喊声中,出现了另一种清晰、镇定、可靠的声音,“请相信我们,我们受过专业的训练。有信心,有能力,保证您的安全。”
迅速反应进入应急状态,吴诗翼与乘务人员当即行动,保持原位,拍打座椅靠背,提醒指导乘客带好氧气面罩、系好安全带,不停安抚乘客情绪。判断进入安全高度,吴诗翼立刻巡查伤情,观察警惕影响客舱安全的行为,进入前舱做好驾驶舱的保护工作。一系列规范应急措施执行下来,大家的心其实一直提着,吴诗翼望向窗外,“看到飞机距离地面近一点了,根据经验,心里才稍微踏实下来。”
飞机最终稳稳地停在跑道上,机组成员有序组织旅客离开,待最后一位旅客离开后,他们才走下飞机。确保了119名乘客生命财产安全,创造了民航客运史上在极其艰难的紧急突发情况下成功处置险情的奇迹,吴诗翼所在机组获授“中国民航英雄机组”称号,并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
吴诗翼所在机组获授 “中国民航英雄机组”称号
花费将近一年时间,吴诗翼慢慢淡忘5·14事件,经专业测评,恢复工作状态,返回工作岗位。“尽量不去回忆,但肯定还是忘不了。恢复飞行之后,偶尔还是会想起,现在好多了。”
坚守航空安全员一线十六年,除了用智用脑积累经验提升技巧,吴诗翼更是在用心用情服务旅客保障安全。经历大小险情磨砺,他有感而发:“航空安全员为安全而生,责任还是需要落在人身上。”旅客是人,有血有肉有感情,面对危急情况,应当是人和人面对面交流沟通,除去合规执勤工作程序,情感支持也相当重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航事业迅速发展,同时由于国内外形势、劫机潮等影响,民航安保队伍也迅速成立,以应对复杂的空防形势。进入新时代,立身航空安全员岗位,吴诗翼自我评价追梦成功一半,还有一半仍在路上,“未来还有更多目标等待我去挑战,一个航班一个航班地盯,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全力以赴做好本职工作,争取在民航事业发展洪流中再立新功。”
他将自己比作一张盾,安全、坚实、放心。坚持做好每一项平凡的工作,就是他心中不平凡的使命。
文:吴永翠
图:吴诗翼
审核:蒋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