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简介 :邱寄帆 ,8106班 , 电子仪器与测量技术专业 , 1985年毕业后留校 。现任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质量管理办公室主任,被授予中组部 "万人计划 "国家教学名师荣誉称号。
2019 年,他被授予中组部“万人计划”国家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全国模范教师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天府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四川省教学名师、 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四川省师德标兵 ;他曾担任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3 门国家级精品 课程主持人、国家级教学团队评审专家、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专家。
他曾主持和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 7 项 ;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及教学改革论文 40 余篇、出版专著 3 本、主编教材 18 本 ;主持国家级精品课程 2 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程 1 门、四川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1 门;带领的团队获“省级教学团队”和“国家级教学团队” 称号 ;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2 项,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4 项,三等奖 1 项;教材获省部级优秀电教教材一等奖 1 项,四川省高职高专精品教材 1 项。
想象与印象
在接受采访任务之前,只听说过邱寄帆教授的名号。
这个名字对应着一连串对青年教师极具冲击力的荣誉——“万人计划”名师、享受国务 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模范教师、国家教学团队带头人、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质量管理办公 室主任…,这些信息交汇出一幅名为“专家”的素描——面部表情严肃、眼神深沉而有力、不算浓密的头发有些许斑白、衣着干净而素雅、伏身埋首于高耸的资料堆中。
现实似乎总因想象的衬托而显得印象深刻。走入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头发,漆黑 浓密有型 ;目光混合着学者的冷静与教师的温和 ;身材宽厚而稳重,嘴角噙着微笑。他见我 来到,便摘下了眼镜,视线从电脑上转移,唤我坐下。那一刻,我感觉像重回校园。
邱寄帆(左一)
梦想与灵光一闪
我简单说明来意,邱教授沉思几秒,提出了两点建议 :第一,不要对他本人的工作成绩 过多着墨,多数成绩都有赖于学校的支持和团队的共同努力;第二,希望能借助我们的笔触,把他的成长经历转化为经验,给到年轻一辈的同事、学生、校友借鉴与启发。
这是一个关于梦想与奋斗的故事。40 年前,当他凭借极为优秀的成绩,考入这所占地 仅一百余亩,却承担着我国西部航空工业技能人才培养重任的“中专”时,梦想或许已悄然 发芽。问及入校原因,邱教授回答道 :“那时候的学校和专业不像现在那么多,在国家号召 和教育大环境下,摆在第一位的其实是国家需求,至于自己‘喜欢’什么,或者怎样就业,没有考虑那么多。”
梦想并不总是在初现时就显露出完整样态,毕业、留校、任教,刚开始一段时间内现实 似乎并没有给浪漫留下余地,转机来源于一个闪念。电子类专业的课程教学工作需要用到大 量教学软件,但当时可选择的现成产品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进度与 质量。“求人不如求己”“给自己找个方向,找点事儿做”,个人志向蓄势待发,现实问题恰 逢其时,碰撞出影响邱教授一生的“灵感”火花。
日思夜想与一生一事
电子大类专业基础课《数字电子技术》是一切的起点。一个偶然的机会,CAI 软件进入 他的工作视野,作为一个电路运行模拟软件,是对教学的从抽象到具象,从复杂到简化的极 具代表性的范例。当时,这类软件有个明显的弊端——只能演示部分固定的电路运行路线, 无法满足教学的多元化需求。于是,一个极具挑战性和创新性的想法浮现在邱教授脑海,“有 没有可能以电子元件为基础,让用户自由构建电路,实现任意电路的可视化运行?这将是对教学工具和方法的极大补充与发展”。
这个单纯的“个人行为”既没有获得“项目立项”也没有现成“科研平台”,这也就意 味着无法获得经费与设备支持。谈起动机,邱教授说 :“我觉得这个工作很有意义,这个想法如果不能实现它,对我一辈子都是一个遗憾,太可惜”,自此开启了持续三年的技术攻关。
白天上课,晚上攻关,所有周末、节假日全部投入其中,凌晨 1 点休息是家常便饭。突 遇难点,连续一周茶饭不思,偶然一日半梦半醒间“灵感”突现,翻身起床立即记录,心情舒畅倒头再睡。
三年磨一剑,不负有心人。在 98 年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所属院校优秀电教教材评选中, 与北航、西工大等高校同台竞技,获得唯一一个“一等奖”,教材由清华大学出版社面向全 国高校出版发行。
成功似乎也有惯性。凭借教学软件开发成果,邱教授在 2001 年成功申报国家首批网络 课程建设工程项目 , 所授《数字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并带领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他个人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组部“万人计划”国家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追问,过去与当下
每一份理所当然的成绩背后都有充满艰辛的不为人知。这位已矗立于职业顶峰的“名师”,也曾是驰骋于校园中的懵懂少年,会迷茫、会困惑、会烦恼、会冲动,何以行至当下?
邱教授自己总结 :在人生之路上,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路线,每种路线也都有其不可复制 性。但是,在漫长职业生涯过程中,如果你发现一个值得自己去实现的想法和机会时,一定 要想方设法的实现它,一辈子可能就那么一两次机会,它可能会成为个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契机。
这就要求我们,第 一,工作中切忌不可急 功近利。要努力保持一 种“纯粹”的心态,不 要把工作等同于任务, 更不要把工作目标与经 济收益和荣誉奖励简单 等同,认识到工作在满 足生活需求的同时更应 当成为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方式。
第二,要调整保持好工作心态。干工作搞科研不是要把自己熬成“苦行僧”,也可以“优 雅”,也可以“自主”,放大自己的主观意愿和追求,短期内不用过分计较客观得失,把每一次投入当成对自身能力的检验。
第三,对于技术工作者,一定要保持探索欲和好奇心。把工作看作是对未知的尝试,保 持轻松愉悦的心态,让工作成果转化为自我价值,千万不要把工作简单等同于谋生手段,要 把工作“培养”成事业,逐步体会工作的内在价值,这一切都要求一种持续性的努力和坚持,需要借助于坚实的职业技能和稳定的职业心态。
最后,个人的成就和光彩终归是短暂的,力量更是有限。只有把个人放入集体,将个人 想法与集体需求充分结合,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形成双向促进的良性循环,互相受益才能相互成就。
对于邱教授而言,一生一事的幸福并不源于万人名师的荣誉,坚守岗位、执着追求与集 体责任才是促使他不断前行的精神伟力。成果固然可贵,成功确实可喜,但梦想的价值却隐匿于一路的披荆斩棘。
寄语 :愿母校坚守航空报国初心,培养大国重器人才。愿学弟学妹珍惜在成航的美好时光,勤奋学习、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努力将自己造就成为祖国建设急需的高素质人才。
文 :叶靖宇
图 :邱寄帆
审核 :刘逸舲、林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