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05班校友、原学院副院长 王德位
个人简介:王德位,男,1974年10月进入长征航空工业学校7405班学习,1976年12月留校工作。曾在南昌航院、四川电大、西北工业大学、四川大学省工商管理学院进修学习,研究生学历。先后担任实习教师、学校党委组织部干事,1986年元月起任机械专科党支部副书记、副主任、党支部书记、学校党委校部办公室主任兼机械专科(系)党支部书记,1998年6月起任学院副院长、副教授,1998年12月起任学院第一届、第二届党委委员,2013年9月退休。1996年6月荣获“成都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7年12月荣获“四川省德育工作先进工作者”,2006年6月荣获“四川省高校后勤工作先进个人”。
祝福寄语:在成航即将迎来五十周年华诞之际,我感到无比欣喜和感慨。伴随成航走过四十余年,是成航给了我学习、工作与成长的机遇,使我能够为成航的建设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昔日仅有数百师生的成航,而今已成为有万名学子的国家示范院校。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成航一定能够成为航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的四年制高等职业院校,必将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栋梁之才。
五十个春秋,五十年征程,一代又一代成航人为了学校的发展锲而不舍,长期艰苦奋斗,奉献了青春与热血。从当初德胜园占地面积32.5亩、在校生200人的中级技术学校基础上起步,到而今已成为了一所能够满足12000名学生的学习生活需要,功能布局合理,设备设施相对齐备,校园环境优美的航空特色鲜明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回顾学校的发展历程,最近几年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历历在目,令人欢欣鼓舞。
上世纪末,我校武侯校区(市内老校区)占地仅有200亩,其中教职工生活用地30多亩,西南食品城东城占地55亩。教学区面积狭小,教学资源不足,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建设发展。在全国高校扩招和高等职业教育大发展的形势下,为了满足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大航空业和四川区域经济对我校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快速拓展学校的发展空间势在必行。通过处置武侯校区土地“换笼养鸟” 的方式自筹资金建设新校区的问题,列入了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
2002年底,学校与龙泉驿区人民政府签订了在万亩观光果园内征地建设新校区的协议,四川省发改委、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先后批复同意我校龙泉新校区建设规模为全日制在校生12000人,征地1000亩,校舍面积32万平方米,资金来源为学校自筹(包括出让部分现有土地)、银行贷款、社会引资、财政补贴等渠道。由此,龙泉新校区建设正式启动。根据筹资能力和稳定发展的需要,必须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推进龙泉新校区建设,即规划设计整体布局,统筹财力分期实施。由于受规划调整、国务院冻结土地审批等因素影响,直到2006年龙泉新校区一期工程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而资金来源就成为了最棘手的问题。国家财政是不会对新校区建设给予补贴的,社会引资的附加条件多且遗留问题复杂。而从学校自筹资金方式来看,学校多年办学收益较低,没有收支盈余,出让部分现有土地筹措建设资金也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在龙泉新校区建设初期,学校靠信誉获得银行贷款就是资金来源的唯一渠道。在龙泉新校区一期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资金不足、汶川大地震带来的建设成本增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度出现建设资金非常困难的情况。 2009年8月,学校与成都市土地储备中心签订了武侯校区70余亩土地的收储协议,将一期土地处置预付款2.4亿元归还部分银行贷款,降低了学校的财务风险,但一期土地处置方案审批困难重重,建设资金仍然捉襟见肘,每年上千万元的贷款利息成为了学校的沉重负担。如不能尽快入住新校区,建设新校区提升办学功能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思路将无法体现。
2010年元月8日,学校党委认真分析了当时学校面临的挑战和困境,充分了解新校区建设现状和教职工要求学校快速发展的强烈愿望,及时审时度势,果断作出了在2010年8月中旬前搬迁入住新校区的重要决定,并将此决定向全校张榜公示。2010年3月下旬,学校党委及时出台了《关于成立学院新校区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的决定》、《关于执行“三重一大”的暂行规定》、《227平台皇冠招标管理办法(试行)》等三个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建设发展重大事项的议事决策程序和规则,强化了学校招标和物资设备采购工作的程序及纪律要求,对新校区建设中的基建工作、招投标与物资设备采购工作、土地置换与融资工作进行了明确的分工,责任到人,提出了各项工作任务的目标、时间进度和监督管理等方面的要求,而且每周以简报形式汇报龙泉新校区工作进展情况,对涉及新校区建设的重大问题学校领导办公会或党委会及时研究,形成了新校区建设高效科学的决策机制,为加快新校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从2010年4月起至8月底新学年开学,学校基建、国有资产管理、后勤、监察审计、计划财务等部门及有关教学系部的密切协作配合,涉及入住新校区的近百项工作有序推进,许多同志节假日不休息,经常加班加点,不顾高温酷暑,连续奋战几个月,为加快新校区建设尽了最大的努力。2010年7月18日,学校主体(除两个系外)浩浩荡荡搬迁入住龙泉新校区。2010年9月新生报到注册后,学校在校生达到5700多人,净增1400人。实现了年初学校党委确定的工作目标。
2010年在老校区(左起:王德位、魏春霖、李学锋、张蕴启)
从2010年新学年开始,学校分武侯、龙泉驿两校区运行,管理难度大,运行成本高。当时龙泉新校区教学生活条件不完善,启动二期建设项目急需资金。而且学校债务负担重,从2011年到2013年,陆续需要偿还到期债务3.2亿元。同时,四川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严格要求各高校不得新增银行贷款,必须制定三年减债计划,定期化解学校债务风险。
面对学校发展的困境,必须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及时采取新举措。学校党委坚持重大事项进行民主决策、集体决策、科学决策的原则。2010年10月下旬,经过短短9天的筹备,学校二届四次教职工代表大会成功召开,代表们对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以99%的高票表决通过了学校发展规模、两校区功能定位、债务化解方式等三个议案,并形成了大会决议。明确提出学校在校生发展规模应达到9000~12000人;加快建设龙泉新校区,尽快结束两校区运行局面;全部出让武侯校区教学区土地,偿还到期债务,筹措龙泉新校区建设资金。教职工代表充分行使了民主权利,为学院党委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
按照学院党政的统一部署,国有资产管理、监察审计、计划财务等相关职能部门积极配合,武侯校区二期土地80多亩处置工作顺利开展,联系专业评估咨询机构对拟处置土地和房产进行了评估,多方考证当期武侯校区周边土地拍卖成交价,对拟处置土地的收益有了正确判断。请四川省地政地籍事务中心出具了学校用地范围现状图,确定了拟出让土地的准确面积。参照招投标模式,以密封报价比选方式,最终确定以搬迁补偿费报价最高的武侯区人民政府为土地处置受让方。武侯校区二期土地处置协议经过双方多轮谈判,并经学校领导办公会审议、提交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主席团会议审议,报学校党委会对协议条款进行了逐条审批。经过半年多的艰苦努力,于2011年12月2日武侯校区二期土地搬迁补偿协议正式签署,第一笔土地处置预付款5000万元于12月16日到账,第二笔预付款1亿元于次年初到账,有效缓解了学校的资金压力。
在2011年院领导述职会上
2012年3月初,在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下,我校武侯校区二期土地处置方案顺利通过了四川省人民政府的审批。在此期间,建筑工程系、管理工程系搬迁入住龙泉新校区,学校实现了整体搬迁;武侯校区二期土地的地面建筑物拆除工程有序推进,国有资产管理、后勤等部门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当年6月,学校按期将二期土地交给了武侯区,及时收回了二期土地处置收益尾款3.7亿元,二期土地出让全部收益达到5.2亿多元,超过原预期收益目标1929万元。
从二期土地处置工作的全过程来看,党委决策民主科学,公开透明,程序合法,监督到位。学校党政班子、纪检监察部门、教职工代表对土地处置工作全程参与,集中了全校集体智慧。在学校党政主要领导的亲自策划和带领下,国有资产管理、监察审计、计划财务、后勤等相关单位密切协作,克服重重困难,从二期土地处置协议签订到省人民政府批准只用3个月时间,顺利完成学校武侯校区二期土地处置相关工作,及时收回土地处置收益,对保障学校正常运转和快速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为解决学校一期土地处置遗留问题积累了经验。
随后,学校主要领导对解决学校一期土地处置遗留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经学校认真研究和周密部署,解决学校一期土地处置遗留问题的各项工作就此积极开展,有关校领导与国有资产管理、纪检监察等单位负责人多次向省人民政府多个部门汇报,并与成都市人民政府土地收储部门进行了艰苦的谈判,签订了补充协议。2013年9月下旬,学校一期土地处置方案通过了省人民政府的审批,当年收回了土地处置全部收益。
通过有效处置武侯校区土地,学校获得土地收益共计9亿多元,实现了学校利益最大化,有效化解了债务风险,为学校建设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随着后来新校区二期实训楼、图书馆、学生宿舍、学生食堂等建设项目的如期竣工,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2011年在校生达到8000人,2012年在校生增加到10000人, 2013年我校在校生已达到11000多人,比2009年增加近7000人;教学区占地面积由原来的110亩(除去职工生活区和西南食品城东城占地)增加到800多亩;校园建筑面积由原来的3万平方米增加到20多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由2009年的1亿多元增加到9亿多元;按照生均拨款机制,国家财政对我校拨款大幅增加,2013年学校办学收益已超过1.9亿元,学校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较大地提高,
这一系列成就的取得,是因为有学校党政一班人与全校师生员工齐心协力、团结奋斗;是因为紧紧抓住了学校建设发展的各个关键环节,集中民智,及时科学决策;是因为充分相信和依靠教职工,知难而上,勇于拼搏;是因为制度健全,责任明确,管理严格,监督到位,工作效率极大提高;是因为许许多多成航人真抓实干,不计报酬,乐于奉献。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步新跨越,从而使学校进入持续健康发展的快车道。我们相信,成航一定能够成为航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的国家示范院校,必将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栋梁之才。
2014年5月,王德位与学院领导陪同中航民机公司副总经理王寅生(中)到学校参观
(审稿:陈雅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