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开展本学期第三次集体备课会。本次备课会主要围绕专题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专题六《邓小平理论》两个专题的内容展开,备课会由教研室副主任华晓惠主持。

集体备课会
会上,负责集体备课的老师先后为大家分享了相关经典教学案例和优秀教学资源,并提出讲好两个专题的意见建议。其中,华晓惠老师分享的案例采用“故事导入、问题链入、理论深入、明辨嵌入、方法浸入”的形式把整个课堂串起来,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同时,针对案例存在的问题,她通过重构教学内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甘玲玲老师结合课程理论内容展示如何优化教学表达方式的尝试,将规范化、书面化的理论话语转化为直白易懂、简短灵活、现场感强的家常话语、通俗话语吸引学生,打破思政课居高临下的生硬说教,从而直击学生内心,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邹裔静老师分享的教学案例的创作者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厨师”,用春天里的宣言书将本专题的内容串联起来。刘世仁老师推荐了很多与党史相关的优秀教学资源,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解决知识基础薄弱等问题。
此外,老师们还就本学期在课堂教学中、实践作业完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并对提高思政课抬头率、参与率开展热烈讨论。
最后,华晓惠对本次集体备课会进行了总结,她谈到,通过近几次集体备课会不难看出,大家一起剖析优秀教学案例、分享优质教学资源,这种集思广益的方式让老师们能获益匪浅,事半功倍。因此,在下一轮集体备课中教研室将进一步改进集体备课的方式,将案例分析、资源分享两种模式做得更加科学合理,挖掘得更加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