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东釜、王云杰、都毅、⽂然毅、程远平、黄颖 图:都毅、张博宇 编辑:龙臻 审核:胡登洲
为了促进产教融合,帮助学生更早地融入企业文化,12月3日,我院汽车工程学院德赛西威订单班迎来了第四堂课。本次课程特别邀请了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级项目经理潘海浩老师主讲,主题为《生产工艺流程》以及《生产异常管理与变更管理》。
在课程中,潘老师首先介绍了精益生产的八大浪费环节,并指出这些浪费是指所做的事情不能增值以及使用的资源远超创造出的价值。随后,他通过互动环节让同学们判断生产工艺中的哪些流程属于浪费,从而加深了同学们对浪费概念的理解。

潘老师讲授八大浪费
接着,潘老师深入讲解了浪费的种类,包括过量生产的浪费、不良品的浪费、等待的浪费、搬运浪费、动作浪费、管理浪费、库存过多以及过度加工的浪费等。他强调,这些浪费现象会造成大量的资金损失,可能一年下来所浪费的资金能够购买一辆价值97万元的豪车。这不仅形象地展示了浪费的危害,也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减少浪费的重要性。
对于如何减少浪费,潘老师强调要以现实为基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结合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深刻阐述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浪费,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使同学们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时,能够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潘老师分享成长价值观
在后续的讲解中,潘老师提到了OCR全贴合工艺流程以及车载摄像头等技术细节,带领同学们走进了工艺的制作过程。通过观看公司前辈们的工作视频,同学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实际工作环境,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实践认知。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生产异常处理的实际应用,潘老师在课堂上设置了一个互动环节。他抛出了多个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实际异常情况案例,让同学们分组讨论并思考,如果身处不同岗位(如班组长、设备员),应该如何处理这些异常。例如,对于班组长而言,需要协调团队资源,迅速响应异常,确保生产线尽快恢复正常;而对于设备员,则需专注于设备故障的排查与修复,确保设备尽快恢复运行。通过这样的互动,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提升了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互动现场
企业优秀的高级项目经理潘海浩老师的这次授课,通过与订单班学生的深入交流,将各个工艺流程中的经验分享给了学生们。此次课程不仅让德赛西威订单班的学生学习到了未来工作的重点,还为他们今后顺利入职并快速融入这个大家庭做好了准备,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这样的活动,德赛西威订单班将继续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助力他们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更大的成功。学校和企业也将继续携手,共同推动产教融合,为企业和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